聯系哈佛
業務一部:134 2099 8016
業務二部:135 1051 4049
地址:深圳市龍崗區布吉南嶺中絲園絲御府4樓
氣囊式充氣膜體系的發展概況
與氣承式充氣膜在大跨建筑取得的成就相比,氣囊式充氣膜對建筑發展以及對大跨建筑的貢獻顯得“渺小”。 云南膜結構今天跟大家來聊一下何為氣囊式充氣膜體系的發展概況。
先跟大家說一下氣囊式結構究竟是什么?氣囊式結構是將空氣充入由薄膜制成的氣囊,形成柱、梁、拱、板、殼等基本構件,再將這些構件連接組合而成的建筑物,氣囊中的氣壓是室外氣壓的2-7倍,所以氣囊式結構是一種高壓體系。
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日本富士館呢就是氣囊拱構成屋面。而且也有不少景觀氣囊膜,但在其之后并無多少大型經典氣囊膜建成。
1992年巴塞羅拿世界博覽會,德國館屋頂為氣囊式膜結構,是一個屋頂咖啡廳,具備遮陽與建筑標識造型。
于2000年前,單純氣囊膜在大跨建筑體系較少應用,但氣囊膜在人類航空史上卻寫下了驕人的一頁。
于1895年,德國人伯爵人發明了飛艇,于1900年建筑成單體剛性飛艇,試飛成功。那么在1929年8月15日飛艇LZ-127從菲特勒港開始其首次環球航行,跨越歐亞大陸,最后到達舊金山,以及跨大西洋,并在歐洲、美洲作為日?拓浐竭\。二戰后由于噴氣推進技術應用,飛機在飛機速度、安全性、舒適性等方面超越了飛艇,并使飛艇逐漸退出了航空大舞臺
由于建筑技術的進步,近年來氣囊膜似乎又被建筑師、工程師重新審視和應用。在2002世博會中瑞士在蘇黎世建造了3個直徑約100m的氣囊膜展館,屋面為橢圓形氣囊膜。平面為90.8m*66.83m這些氣囊膜仍應用傳統氣囊膜設計思想,并采用經典氣囊膜形式。
ETFE膜應用于建筑,拓展了氣囊膜的設計思想、形式與應用領域,已經成功用于屋面、體育場罩棚等。氣囊小化、網絡化、獨立或局部并列、低輪廓,與其他結構體系有機結合,如剛性。柔性、半剛性體系等,這是氣囊膜發展應用趨勢。在氣承式膜炎出視野之際,氣囊膜似乎將迎來發展。
以上內容就是本期的相關內容,想了解更多膜結構相關內容嗎,你可以點擊膜結構工程官方網站http://0531jk.com/了解咨詢吧!